全员生产保全TPM发展进程
来源/作者: 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18-12-17 丨 浏览次数:
TPM管理咨询公司概述:TPM起源日本,战后日本的设备管理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事后修理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和全员生产维修(维护)阶段。
TPM发展进程
1.事后修理(BM)阶段(1950年以前)
日本在战前、战后的企业以事后维修为主。战后一段时期,日本经济陷人瘫痪,设备破旧,故障多,停产多,维修费用高,使生产的恢复十分缓慢。
2.预防维修(PM)阶段(1950~1960年)
50年代初,受美国的影响,日本企业引进了预防维修制度。对设备加强检查,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使故障停机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石油、化工、钢铁等流程工业系统,效果尤其明显。
3.生产维修(PM)阶段(1960~1970年)
日本生产一直受美国影响,随着美国生产维修体制的发展,日本也逐渐引入生产维修的做法。这种维修方式更贴近企业的实际,也更经济。生产维修对部分不重要的设备仍实行事后维修(BM),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剩维修。同时对重要设备通过检查和监测,实行预防维修(PM)。为了恢复和提高设备性能,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随时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这也就是改善维修(CM)。
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设计,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如何提高设备寿命,降低故障率,使设备少维修、易于维修,这也就是维修预防(MP)策略。维修预防的目的是使设备在设计时,就赋予其高可靠性和高维修性,最大可能地减少使用中的维修,其最高目标可达到无维修设计。日本在60年代到70年代是经济大发展的10年,家用设备生产发展很快。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的很多产品已实现无维修设计。
4.全员生产维修(TPM)阶段(1970年至今)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又称全员生产维修体制,是日本前设备管理协会(中岛清一等人)在美国生产维修体制之后,在日本的Nippondenso(发动机、发电机等电器)电器公司试点的基础上,于1970年正式提出的。
在前三个阶段,日本基本上是学习美国的设备管理经验。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在设备管理上一方面继续学习其它国家的好经验,另一方面又进行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创造,这就产生了全员生产维修体制。这一全员生产维修体制,既有对美国生产维修体制的继承,又有英国综合工程学的思想,还吸收了中国鞍钢宪法中工人参加、群众路线、合理化建议及劳动竞赛的做法。最重要的一点,日本人身体力行地把全员生产维修体制贯彻到底,并产生了突出的效果。
以下为推进TPM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最高管理者的决心大小是决定TPM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2)从计算总有效设备生产率('PEEP)着手,梳理出影响TEEP的七大因素,并找出七大因素中每种因素中的前两位关键矛盾,着力解决这前两位矛盾,从而提高TEEPQ例如某矿影响电铲TEEP的七大损失如下:
1)计划停机:定修、保养、限电、待令、计划停开等。
2)外部因素停机:交接班、自检、待水、待电、待汽、期间就餐、修路、移坡道、靠线等。
3)设备故障:机械、电气、液压、空压、意外损害等。
4)作业调整:移铲位、升(降)段、电动轮对铲位、指令调整等。
5)速度损失:做斜坡道、掘水沟、操作技能低等。
6)空转、短暂停机:待车、待装、待翻、待铲窝等。
7)质量损失:供电质量不稳定、爆破质量不好(根底、大块)、场地不平和回旋空间狭窄等。
对影响七大损失中的影响因素继续分析,从而找出究竟是生产指挥、培训、技术、检修、维护保养中的哪一种缺陷,制定改进、评价措施,从而达到提高TEEP的目的。
(3)量化措施、责任到人。对制定的改进措施,考核办法一定要达到量化程度,并落实到人头,限时完成对推进TPM非常重要。
(4)要有适当的投人。
(5)健全的检查、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必不可少。
- 上一篇:TPM管理五阶评价体系
- 下一篇:烟草企业对TPM设备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