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TPM基础认识
来源/作者: 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18-10-16 丨 浏览次数:
TPM培训公司概述:工厂实施TPM,有利于减少设备故障、事故,提高设备的运行时间来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收益。随着TPM在制造型企业工厂的大量推行,TPM的历史和概念广泛被员工关注。
TPM的发展
一、TPM的概念
TPM是全员生产保养(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英文缩写,在1971年最先由日本人提出,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随着TPM在世界各地实施开来,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次TPM世界大会,有23个国家700余人参加,但是只有瑞典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成为日本以外获得TPM认证的企业。
1、TPM的狭义概念
TPM最初被狭义定义为:全体人员包括企业领导、生产工人以及办公室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和保养体制。其目的是达到设备的最高效益,并以小组活动为基础,涉及设备全系统。
2、TPM的广义概念
随着TPM活动的扩展,TPM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并在1989年被重新定义。
广义的TPM是以建立健全的、效率极限化的企业体系为目标,从生产系统的整体出发,力图构筑避免损耗发生的机制。它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通过公司的全员参与和重复的小集团活动,最终达到零损耗的目的。
3、广义与狭义的比较
广义的TPM和狭义的TPM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活动的目标和对象、参与的部门和人员、活动的方式等方面。
二、TPM的历史
1、生产保养的历史
生产保养开始于1951年,在此之前被称为“事后保养(BM)时代”,在后来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生产保养依次经历了预防保养(PM)、改良保养(CM)、保养预防(MP)、全员生产保养(TPM)和预知保养(PM)五个阶段。
(1)事后保养时代(BM)
1951年以前,工厂一般不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直到出现故障才进行维修。这种使用方法容易造成设备损坏,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改善。
(2)预防保养时代(PM)
1951年,美国人最先提出“预防保养”的概念。预防保养主要通过定时上油、经常擦拭灰尘、更换螺丝螺母等对机器设备进行简单维护。对机器设备的简单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使用寿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3)改良保养时代(CM)
1957年,人们对保养方法进行改良,根据零件的使用周期进行更换,既有效利用了零件,又防止了故障的发生。
(4)保养预防时代(MP)
1960年是保养预防时代的开始。这时企业不但注重设备的保养,还把保养和预防结合起来,并通过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声音、颜色的变化等,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5)全员生产保养时代(TPM)
1971年,日本导入了TPM的概念,进入全员生产保养时代。与保养预防时代的专人负责保养不同,全员生产保养时代强调全员的参与,并不局限于设备科的专业人员。
(6)预知保养时代(PM)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预知保养”的概念。进行预知保养,一方面通过预测设备及零件产生故障的原因、时段,采取有目的的维护,尽量延缓设备的老化;另一方面,通过预测设备的报废、更换可能出现故障的设备,确保设备的零故障运行,防止事故发生,进而提高效率。
- 上一篇:何为TPM?TPM基本概念
- 下一篇:TPM管理引导企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