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TPM点检与点检制
来源/作者: 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18-12-03 丨 浏览次数:
TPM管理培训公司概述:点检是日本引进美国生产维修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制度,它是利用人的感官和简单的仪表工具,按照标准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设备异常,发现故障隐患,了解设备缺陷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
传统的设备检查包括事后检查、巡回检查、计划检查、特殊性检查(精度检查、继电保护整定、绝缘测定)、法定检查等均属于各种检查方法,而点检是一种管理方法。点检的主要特点是:
(1)定人: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它不仅是巡回检介,而是固定点检区的人员,固定区间和设备而来轻易变动。人员一般2-4人负责儿十台到上百台设备,实行白班工作制.点检员不同于维护工人、检修工人,也不同于维护技术人员,而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对其素质的要求是:
①具备一定的设备管理知识,有实际经验,会使用简易诊断仪器:
②有必要的办公条件和交通工具:
③点检作业和管理、协调业务相结合;
④具备维修技术、组织协调和管理技能;
(2)定点:在对设备解剖分析的基础上,预先设定设备故障点,明确设备的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点检。
(3)定量:在点检过程中,把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结合起来,对有磨损、变形、腐蚀等减损最的点,根据维修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劣化倾向的定量化管理,通过对劣化倾向的测定,达到预知维修的日的。
(4)定周期:对可疑、可能的故障点,设定相应的点检周期,按周期进行点检。点检员也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素质的提高,对周期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正,逐渐摸索出最佳的点检周期。
(5)定标准:点检标准是衡最或判别设备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对劣化严重程度判别的尺度.因此,要对点检对象设备设定判别标准,点检员要熟悉掌握这些标准,以便准确判别,及时报警,采取对策,消除偏离标准的劣化点,恢复设备正常状态。
(6)定点检计划表:点检计划表(或作业卡)是点检员实施点检作业的指南和进行自主管理的蓝图。点检员根据预先编制好的点检计划表,沿着规定路线检查。一般,点检计划表设定的路线应该是进行思考和优化的,这样可以使点检工作效率达到最佳,使点检劳动强度达到最小。
(7)定记录:点检记录一般包括四部分,即: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等.这些记录将成为故障分析的依据,也为预防维修提供支持文件。
(8)定点检业务流程: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对策,称为点检业务流程。点检作业即点检操作方法。点检结果处理对策明确规定处理程序:急需处理的隐患,由点检员直接通知检修(维修)人员立即到现场处理。不须急需处理的问题.则做好记录,纳入计划检修来解决。点检业务是联系现场和管理的重要桥梁,它可以使现场问题快速得到解决,可使倾向性的发展趋势通过有计划的工作适时地加以解决,使计划项目得到落实,并通过实绩研究,检查反馈、标准修正等行为提高维修作业的准确度和效率。
点检是TPM工作的基础,是一种全员管理的形式,操作工人的口常点检是点检制的重要部分。而另一方面,专职点检员按照工作量的区域分工管理,按照机、电、仪的专业分工管理,又构成了点检制的重要特色。点检员既是点检业务的操作者,又是设备和维修的管理者。点检工作是依照一整套科学、标准化的作业规程去进行的,是一种动态管理的模式。点检工作流程包括十二个环节.如图63所示,其几体工作内容叙述如下:
点检工作12个环节及逻辑顺序
(1)定点工作内容:设备点检首先要确定一台设备有多少个维护点。确定维护点就是科学地分析这台设备,找准可能发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根据设备运动和使用情况,一般可包括:滑动部位、回转部位、传动部位、与原材料相接触相互作用部位、荷重支撑部位及受介质腐蚀等部位。点检人员必须对上述部位逐台制定各种劣化趋势的允许标准,并按照标准要求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检查。
(2)定期工作内容:根据设备定点的特点,分析和制定检查周期。一般而论,有些重要设备、重要部件的重要负荷点,易于受影响的点,检查频数一班可达几次,而那些不易劣化或劣化速度缓慢的点,其点检周期可达一个月至半年。
(3)定项工作内容:定项即确定检查点的检查项目,如有的检查点要检查油污和温度两项,有的要检查油污、温度和间隙三项。
(4)定标工作内容:定标即确定设备劣化的允许限度标准。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松紧度等需要明确的数量标准。只要不超过规定的标准就不视为故障。
(5)定法工作内容:定法即定检查方法,是人的五感感觉,还是使用工具、仪器、精密仪表检卉。
(6)定人工作内容:定人即确定点检的负责人员,不同类型的点检安排不同的人。他们可以是现场操作工人、专职检修维护人员、维修技术人员或专职点检员。人员的安排应根据点检部位、技术精度要求,落实到具体人。
(7)检查工作内容:检查即为点检工作的几体实施。检查的环境、步骤也应有明确规定。有一些点可以在生产运行中检查,有一些要在停机情况下检查:还有些部位需要解体检查,也有不少部位是无需解体检查的。
(8)记录工作内容:检查时要做详细记录。记录表设计成标准格式,要填写的内容包括:检查数据、与规定基准的差异值、判定意见、处理建议等,并要由检查者签名,注明检查时间。
(9)处理工作内容:检查中间可以处理和调整的项目要由点检员,或在操作工人配合下及时处理和调整,并将处理结果记入处理记录。暂时无能力、无条件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安排处理。任何人、任何时间的处理都要填写处理记录。
(10)分析工作内容: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是系统分析的依据.要定期对记录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的“维护点”,即高故障率、重要故障发生或故障损失后果严重的环节,提出意见,交技术改造或设计人员改进设计,实施改善维修,主动维修策略。
(11)改进工作内容:改进即对检查及记录分析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改进的实施.对于易于处理的环节可以由点检员协同工人在现场及时的改进。难于处理的内容,可以提议由专职维修、技术人员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也可由委外合同维修人员具体实施。通过改进.把系统薄弱环节彻底消除。
(12)评价工作内容:任何一项改进的内容.在实施后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形成经验,可以推广到同类设备上,不断完善,如此循环往复进行,使设备管理的基础不断巩固。
点检工作要求点检员做到:
(1)严格的定点记录:要逐点坚持做好记录,慢慢积累.找出设备劣化规律和改进决窍。
(2)目视化的定标处理:对达不到慕准、标准的点,尤其是严重影响产品精度,威胁安全、环境,可能造成重人停机损失的部位,要明显地标出“红点”、“红牌”记号,进行特别观察和护理。
(3)坚持不懈的定期分析:点检记录要规定每月分析一次,每季把检六与处理记录进行比较整理、汇总、存档,为检修和改造提供技术依据。每年要系统地进行一次总结,找出规律,改进计划。对规定的点检部位重新审核,有的要延长或缩短点检周期,有的部位可能要补充加入点检范围,而有的部位则可能取消,不再进行点检,不断提高点检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4)认真的定项设计:查出需要改进的项目,要逐项要求和督促维修技术部门的定项改进设计。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立项作为专题、课题研究.或请有关外部科研部门协助解决。
(5)明确的定人改进:点检提出的改进项目,要从设计、改造、评价到再改进的全过程,明确专人负责,有始有终,使改进效果有系统性和连续性。
(6)全面的系统总结:侮隔一定周期,要对点检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价,作出书面总结材料和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计划。
按照点检的目的分,点检可分为倾向点检和劣化点检两种,倾向点检着重于劣化倾向的检查、记录和管理,对史换周期的确定及突发故障的发现和处理:劣化点检侧重于劣化程度的检查、记录和分析,对修理的判断和确认。如果按是否解体来分,又分为解体点检和非解体点检。最经常的划分是把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其周期、日的、内容、手段和执行人见表14.
点检的周期和业务分类
- 上一篇:设备选型与设备管理经济性的关系
- 下一篇:如何有效推行TPM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