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动力设备管理的注意规范
来源/作者: TPM咨询服务中心 丨 发布时间:2017-05-10 丨 浏览次数:
一、TPM管理咨询公司提出动力设备管理范围
动力设备管理的范围一般包括三个环节:
1)生产部分动力发生装置和变换装置,如锅炉、煤气、氧气、乙炔、压缩空气站、泵站、热交换器、一次配变电所等。
2)传输和分配部分全厂的电网及动力管道和分配装置,二次配变电设备等。
3)消费部分生产车间的设备、辅助生产设施、生产设施等。

动力设备管理环境
在以上三个环节中,能量的储存量是有限的,有的根本不能储存,如电、蒸汽、压缩空气等。因此,能量的生产和消费不仅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而且在数量上也是相等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量差是输配损失),这样就显示了它的联系性。不仅如此,动力设备强调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主要的动力设备均属特种设备,在安全技术方面有特殊要求。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必须把动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置于首位。
评价动力设备管理工作的优劣,主要看上述三个环节是否安全可靠、不间断和经济地运行。
二、动力设备管理基本任务
动力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是针对动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变化,采取一系列技术经济和组织管理措施,搞好保养和修理,保持其良好的技术状态;在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动力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综合效益最高的目标,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具体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动力设备可靠地供应动力;
2)节约燃料和能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充分利用动力设备的容量及网络输送能力;
4)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5)做好技术培训、技术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水平。
为了确保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做到以下四方面的要求:
1)动力站房的设计、建造、以及动力设备的选型、安装,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动力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的能源质量必须满足企业生产要求。动力管线的布局要尽量合理、可靠。动力设备和管线的安装、调试,必须符合有关规程要求,并经严格检查验收。
2)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
3)有严格的设备技术状态检查、安全检查制度
①建立日常巡回检查和定期检查制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状态监测技术,及时发现设备中的隐患,消灭事故于未然;
②建立动力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维修和计划检修制度,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③根据一各种有关规范和法规,如《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暂行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工业企业电气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乙炔站设计规范》、《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制定出各种安全检查、质量检验和环境监控等技术标准,依此作为对动力设备及管线设施运行安全技术检查和质量检验的依据;
④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⑤配备先进、合理、满足需要的检测仪器、仪表和试验器具,以便于进行安全检查、质量检查、状态监侧和环境监控等项工作;
⑥动力系统各级领导必须定期亲临现场检查各种记录,了解设备状况,做到信息反馈。
4)有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运行管理制度
①制定各种安全工作规程,主要规定在操作维修动力设备时,以及进行动力设备安全试验时,应遵守的各种工作规程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组织措施。当设备发生故障后,规定有紧急施救和处理方法;
②制定各种运行操作规程,其中规定了动力设备的正常操作方法和程序;允许使用运行的参数范围;开车、停车的操作程序和应注意的事项;运行中应着重检查的项目:出现异常情况的判断方法及其应采取的措施等;
③制定各种运行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安全防火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等;
④动力设备管理规定预防性试验项目、期限与技术标准。
- 上一篇:TPM设备管理的原则与任务
- 下一篇:TPM全局设备效率管理内容